登一座人文的山:貫穿古今中外、文明與荒野,獻給所有戶外人的自然人文通識課-岳讀,提供一流的戶外用品,所有商品皆享有一年保固 | 登山補給站

岳讀

登一座人文的山:貫穿古今中外、文明與荒野,獻給所有戶外人的自然人文通識課

Product code: 9789860650655

  • $420
  • $378

  • 累計紅利11點


.本書以歷史、哲學、文化、社會經濟、戶外遊憩活動的多元視角,藉著和西方的深入比較,重新定位、分析、詮釋臺灣獨特的自然環境,讓我們能夠用全新的觀點透視臺灣山域的過去、現在與未來,在「行走的山」之餘,豎立一座「知識的山」。




商品介紹





我們自詡自然界一員,又生活在「山之島」臺灣,

可曾好好了解自己與荒野、自然及山的關係?

內容簡介

順西方和漢文化的源流而下,匯集於臺灣,一趟人類文明與自然環境關係的時空之旅。本書提供省思:荒野是什麼?人與自然的關係是如何演進的?又該如何看待我們的山岳和環境?並試圖為山林活動的亂象頻生尋找解答

 

▲ 愛山、親山,也讀山、寫山,時常發表精闢文章針砭時政、評論登山議題的「城市山人」,首部探討山、人與荒野關係,獻給所有戶外人和山林愛好者,以期促進臺灣山岳文化的肺腑之作。


▲ 本書以歷史、哲學、文化、社會經濟、戶外遊憩活動的多元視角,藉著和西方的深入比較,重新定位、分析、詮釋臺灣獨特的自然環境,讓我們能夠用全新的觀點透視臺灣山域的過去、現在與未來,在「行走的山」之餘,豎立一座「知識的山」。


▲ 中文世界裡少有探討「戶外文化」的書籍,而綜合性地從西方荒野哲學、環境保護主義、國際登山運動歷史、社會變遷等面向來分析的更是罕見,在一個全民都愛往戶外跑的時代,這本書可幫助大家建立一個思考各式戶外議題的架構,和國際接軌之餘,也能更深入了解臺灣的獨特之處何在。


▲ 本書內容兼融歷史的縱深和空間的向度,透過多元視角、恢宏格局和扎實論述,援引爬梳古今中外的荒野哲學和自然人文宇宙觀,期許臺灣建立自己戶外登山文化的知識體系書寫標竿之作。


▲ 本書也為山林解禁後又遭逄疫情時代,山林活動勃發造成的諸多亂象尋找解答,遍及體制、政策、教育等層面,希望國人貼近自然之餘,也能建立成熟理性的山岳文化,成為珍惜環境、為自己負責的戶外公民。


「如今是臺灣山林面對大眾的新時代,人人皆可為登山客,傳統社團也逐漸走向煙消雲散的終局,我們又該如何去蕪存菁,傳承好的戶外文化給社會呢?我們該如何教育大眾土地倫理和無痕山林呢?我們該如何預防山難繼續發生呢?我們該如何思考原住民族的傳統領域呢?如此繁多複雜的議題步步進逼,像從前一樣置身事外已經不合時宜,我們需要更多走入山林的民眾從現在起,更加關懷我們僅存的原始自然,瞭解過去這座島嶼上的時代故事,並反思人類和自然的關係該何去何從。」 ── 本書作者 董威言


荒野提供了滋養靈魂的空氣,山林給予了舒緩精神的養分,任何一趟深入自然的旅程,對於城市人來說皆是彌足珍貴的一次重新開機。但進入臺灣山林荒野間,除了滿足自身運動鍛鍊、收集百岳、尋找心靈慰藉等目標外,也是該想想「我們可以為下一代做什麼」的時候了。


  臺灣是個多山的小型海島,約有70%的土地皆歸類為山區,超過3,000公尺的高山密度更是驚人,稱為「山之島」一點也不為過。誠如壯志未酬的英國登山家喬治‧馬洛里(George Mallory)所言,「因為山在那兒」,人就是會去攀登,意義不是這麼的重要。不只是我們臺灣的山,世界各大山脈也是如此,懷抱著各種目的、夢想、野心的人們前仆後繼,於近兩百餘年譜出了一首山與人的宏闊交響樂章,有阿爾卑斯山脈曙光乍現的第一章、遠征世界各大山脈的第二章、挑戰人類極限的第三章,和如今我們所處的第四章──雖然尚未有明確的定義,或可稱為觀光與多元登山的最終章。


  而在國外,荒野哲學、環保運動和戶外文化實為一體三面。假如我們以美國荒野理念和環保運動形成的過程相比,會發現可以分為三個階段:人和自然的關係改變,人走入自然環境,人開始保護自然環境。如此觀之,那我們就不得不從臺灣的登山運動和其時代背景來思考:為何我們最喜歡走入荒野的一群登山者,卻沒有對人與環境的關係產生省思?


 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之下,各國民眾紛紛前往郊外享受自由的空氣,引發全球性的戶外暴潮,而臺灣也不例外。但隨著人潮湧入野外,就產生許多問題和亂象,同時也是個反思的好機會。我們住在一個山地約占70%的海島,3,000公尺以上高山的密度更是世界稱雄,人民卻是見山不知山,浪費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之餘,更無法與養育臺灣人的土地產生更深的連結。本書將以歷史、哲學、文化、社會經濟、戶外遊憩活動的多元視角,藉著和西方的深入比較,重新定位、分析、詮釋臺灣獨特的自然環境,讓我們能夠用全新的觀點透視臺灣山域的過去、現在與未來,在「行走的山」之餘,豎立一座「知識的山」。




|作者|

董威言(城市山人)

輔仁大學英國語文學系畢。居於城市的我愛爬山,也愛寫山,但不是自然景物與行程紀錄,而是山與人的關係。最初出入山林那幾年,一份愛山的情感和政策落後的現實,激盪出了以一己之力改善環境的決心,於是一頭栽入書山,透過「城市山人」的網名針砭時政、評論登山議題、促進臺灣的山岳文化。歷年來發表的文章可見於網路專欄、雜誌和全國登山研討會。現居於台北市。


• 部落格:mountainurbanite.com/

• FB粉專:www.facebook.com/UMountain


|書籍資料|

出版社:奇光出版
ISBN:9789860650655


|目錄|

【推薦序一】重回荒野尋找生命的源頭──李偉文

【推薦序二】召喚屬於臺灣在地的登山倫理──徐銘謙

【推薦序三】見山不是山,在城市裡望山的山人──麥覺明


自序:一本寫給戶外人的書


Part 1 西方的山與荒野

1 城市、田園、荒野:西方與自然的關係

2 理性與感性:從鄉間散步到組織健行

3 新世界:美國人與荒野

3-1 拓荒、宗教和國家的驕傲

3-2 荒野三劍客:梭羅、繆爾和李奧帕德

3-3 劃時代的荒野保護法

3-4 保存之後:愛到慘死的戶外環境

4 風靡世界的登山競賽

4-1 探究登山運動的本質和起源

4-2 一部登山史,半部山難史

4-3 西方登山文化的轉變

4-4 冒險觀光與商業化


Part 2 漢文化的人與自然

5 天人關係裡的自然

6 文化的荒野

7 漢人的山岳信仰

8 山水、田園和邊塞

9 古時的戶外文化

 

Part 3 臺灣的山與人

10 臺灣人與自然的關係

10-1 明清漢人的觀點

10-2 日治時代的觀點

10-3 戰後的臺灣

11 臺灣的登山文化

11-1 環境決定的登山運動

11-2 為何臺灣的健行遠大於登山?

11-3 臺灣登山文化的轉捩點

11-4 登山產業的強勢崛起

11-5 高山的甘苦人:協作員

12 臺灣登山的未來

12-1 登山者形象的重塑

12-2 開發到遊憩的移轉

12-3 原住民回鄉之路:從登山產業的角度切入

12-4 登山教育如何解

 

結語:我們的荒野:戶外公民的時代

 

參考書目

英文書籍

中文書籍

中文論文


商品問答

品牌介紹

尺寸參考

加購優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