羽絨睡袋清潔教學

羽絨睡袋清潔教學

【裝備指南】羽絨睡袋清潔教學

文/劉友盛 Linus 登山補給站店長

 

主要清潔步驟:

Step 1:準備裝備

Step 2:選擇有中大型洗烘機台的自助洗衣店

Step 3:局部髒汙清潔

Step 4:選擇中大型滾筒式洗衣機

Step 5:依指示倒入適量羽絨洗劑

Step 6:選擇柔洗洗程

Step 7:選擇中大型的烘衣機

Step 8:手動整理結球羽絨

Step 9:保持蓬鬆乾燥收納


 

前言:

許多山友與露友,購入羽絨睡袋後,總煩惱著清潔問題;偶爾會聽到不要洗羽絨睡袋以免損害羽絨的說法,也有人說送洗衣店就好,其實自行整理羽絨睡袋並不困難。


我們整理過Rab、MHW、Isuka、Montbell、KEEPON、Lirosa,等多個品牌睡袋,洗加烘過程大約四到五小時左右。


本篇使用KEEPON 660睡袋進行示範,這類填充600公克羽絨、適溫範圍0~-5度左右的睡袋,在國內山友間較為普遍,希冀整個清潔乾燥之過程,可以提供山友與露友更貼近細節的參考價值。


基本上依照本篇教學,就可以輕鬆地自行整理睡袋,建議可以約一兩個山友,一起清洗睡袋,聊聊前回走的路線、下次想爬的山頭,就能愉快地度過裝備整理時光。


自己動手細細整理裝備,其實是一種享受,如同攝影愛好者自行保養鏡頭,或是車友整理飛輪一般;過程中可以更仔細地瞭解裝備的變化,是否有在山上沒注意到的損傷;磨耗程度差不多,該退役的裝備就收藏起來,或挪為他用,有時候拿起手邊的舊裝備,駐足欣賞過的林間微光,也跟著躍然而出。


如果沒有充裕時間自行整理,也可以找有口碑的專業清潔店家處理。

 


羽絨睡袋清洗與烘乾D.I.Y. step by step


Step 1:準備裝備


核心裝備:羽絨睡袋、羽絨洗劑、佰鈔與硬幣

選配裝備:軟毛牙刷、乾淨網球數顆、書籍刊物


*
熱心網友Barry補充資訊,感謝分享交流

推薦使用羊毛烘衣球,可以減少靜電產生降低穿絨機率,並能吸附異味


網球在一定溫度下可能造成睡袋移染,或釋放甲醛相關物質,不是最理想的輔助品



 

 

 

 

Step 2:選擇有中大型洗烘機台的自助洗衣店


 

 

本篇示範洗滌的是,登山露營使用數年的初代KEEPON 660睡袋,填充650FP羽絨600公克;羽絨填充量與所須烘乾時間成正相關

就先前清潔MHW Phantom 15與Lirosa 600B睡袋的經驗來說,羽絨填充量在500~600公克之間的睡袋,洗加烘的時間大約是四個小時左右。實際清潔時間會因烘乾過程中手動整理羽絨、洗衣機與烘乾機款式等因素而有變動。

 

強烈建議找間環境優美、座位舒適的自助洗衣店,因為清潔睡袋時間較長,像筆者以前在台南,會特意選擇靠近東豐路的店家,等待時可以到黃金風鈴木的林徑間漫步,花期對了還可以欣賞美景。

 

 

 

 

Step 3:局部髒汙清潔


使用軟毛牙刷沾少許羽絨洗劑,就髒汙處先進行局部整理,較可能有明顯髒汙處,通常在頭窩附近,以及操作睡袋拉鍊時常觸及處。

目前市面上許多睡袋採用輕量化表布,如KEEPON 660使用20丹尼超輕防絨處理表布,為免表布意外損壞,髒汙真的清不掉還請不要勉強硬刷。


 

 

 

Step 4:選擇中大型滾筒式洗衣機


置入睡袋前可以考慮將睡袋內外翻轉 (inside out),特別是採用防水或高防潑水表布之睡袋更須進行此步驟,例如我手邊另一顆冬季睡袋Rab Summit 500,外層使用Pertex Endurance高抗水布料,因為人體產生的汗水汙漬容易沾黏在睡袋內層表布,內外翻轉能使清潔更有效。


 

 

 

Step 5:依指示倒入適量羽絨洗劑


各大廠牌羽絨洗劑建議用量不同,而手洗與機洗用量亦有所不同,請務必留意。


本次使用14公斤左右之洗衣機,使用Sport-Wash洗劑1.5瓶蓋,洗劑用量須視水量自行調整。Sport-Wash代理商提供之中文建議清洗方式,滾筒(6~9kg):1~1.5瓶蓋洗劑,1瓶蓋約為24ml。

 

台灣市場常見機能洗劑廠牌有:Sport-Wash、Penguin、McNett、Granger’s、Nikwax,可於戶外用品店選購,筆者較常使用 Sport-Wash與 McNett洗劑,清潔羽絨睡袋,效果都相當理想。


 

 

 

Step 6:選擇柔洗洗程


 

 

許多朋友對於洗睡袋有種莫名的恐懼,深怕一不小心貴森森的睡袋就會被洗壞,其實洗睡袋問題較小,乾燥的過程才是需要特別留意之處。


 

 

 

 

洗滌後的睡袋扁塌塌,烘乾後就會變蓬鬆囉!


 

 

如果曾有洗滌或不小心打濕睡袋的經驗,就會注意到羽絨會有結球狀況,並會跑到隔間角落,如圖中所指抱成一團的羽絨。


 

 

 

Step 7:選擇中大型的烘衣機



烘乾睡袋時,不建議使用小容量的家用烘乾機,因為烘衣空間過小,可能導致睡袋某一側長時間接近熱源,進而導致羽絨或尼龍表布受損。


 

 

前段可選用中溫烘乾,後段使用低溫烘乾,中間大約每隔20~30分鐘,將睡袋取出手動將結球羽絨拉開。

 

一般自助洗衣店烘衣機10元烘6分鐘。


 

 

部份羽絨清潔教學,建議在烘乾時加入數顆乾淨網球,有助於將結球的羽絨打散,加速烘乾過程。


筆者並非每次烘睡袋或羽絨衣都會投入網球,有些烘衣機台,會因網球乒乒砰砰地產生惱人噪音;網球可能還會跑進睡袋裡,中途手動整理羽絨時,記得將消失的網球找出來。

備註:Patagonia與 Arc'teryx 官方羽絨清潔說明,恰好都有建議投入數顆網球


 

 

中溫烘乾約40~50分鐘後,睡袋開始蓬鬆。

 

 

 

Step 8:手動整理結球羽絨


烘乾過程中大約每隔20~30分鐘,將睡袋取出手動將結球羽絨拉開,間隔時間,請小心不要過度用力,以免損壞睡袋內部的羽絨隔間布。


 

 

本次烘乾過程使用中溫96分鐘,低溫114分鐘,總共210分鐘。


 

 

 

Step 9:保持蓬鬆乾燥收納


仔細檢查睡袋邊邊角角是否還有未乾燥的絨球,建議可使用常見的棉被袋,保持蓬鬆收納在乾燥處,對羽絨類製品來說較為理想,直到下回出發爬山或露營前再行壓縮打包。

 

當然,從自助洗衣店準備返家,短時間壓縮睡袋方便攜帶自是無妨。


 

 

   

後記:

洗完後的羽絨睡袋恢復到蓬鬆狀態,回家後對比同時期入手的另一顆KEEPON 660,清潔後的睡袋明顯更為蓬鬆,特別是用手按壓後的回彈性明顯高出一截。

 

過去幾次整理睡袋,大約4個小時左右可以完成,此次烘乾時間多了30分鐘,猜測是因不同烘衣機款式設定溫度有所差異;第一次在這間店清潔睡袋,可惜烘衣機上沒有標示高中低溫度可以提供參考。


事後到鄰近A、B兩間自助洗衣店,拍照記錄烘衣機溫度標示,烘乾時間長短涉及羽絨填充量,與烘衣機溫度等因素,可從下圖看出端倪。

 

A店低溫為62~74度




B店低溫約45度


 

 

總耗時:4小時28分鐘

洗滌28min + 烘乾210min + 手動整理&其他約30min


洗烘金額:洗滌40元 + 烘乾350元 = 390元 


洗劑費用:單次約30元

Sport-Wash 532ml 一瓶300元

可洗睡袋約11~14次

可洗羽絨衣約22件


Sport-Wash機能洗劑同時可用於清潔排汗、刷毛化纖、防水透氣等各類服飾。



常見問題:


Q1:可以使用一般家用直立式洗衣機,來清洗睡袋嗎?

A:個人不建議。

有些直立式洗衣機洗程水流較強,容易過度扭轉拉扯打結,可能將睡袋或服飾內部的羽絨隔間扯破,造成局部區域失去羽絨保暖

當你目睹過隔間破損的慘劇,就不會想用直立式洗衣機清潔睡袋了;而且修補與重新調絨的費用非常可觀,請務必謹慎處理


Q2:可以陰乾嗎?

A:可以喔,但前提是你居住的地區,天氣晴朗、豔陽高照,例如:台南、高雄、屏東等區域


這邊以Nanga官方洗烘建議,作為補充說明:

睡袋洗滌後 →盡量將水份擠出 →使用毛巾擦乾水份 →放在通風且太陽不直射處徹底晾乾


其實細節就藏在這句「徹底晾乾」,有操作過的朋友就會注意到,陰乾過程中,上層的羽絨確實會慢慢乾燥蓬鬆,但位於下層的羽絨,需要手動翻面陰乾

接著,如果是較高填充量的羽絨睡袋或羽絨衣,還需要仔細檢查夾在上下兩層之間的羽絨,是否有徹底乾燥

若是檢查太過馬虎,提早把睡袋收納起來,很可能導致發霉,或是孳生異味的困擾


是故,陰乾過程,需要反覆翻面換位置,讓各個角落都能晾乾,並且手動逐區確認羽絨乾燥狀況,需要不少心力與時間


如果你是我的朋友,我會建議你洗烘一併處理比較省事


Q3:這樣看來,清洗羽絨睡袋要花不少時間,有專業店家可以推薦嗎?

A:我自己與隊友,有送過TOTAL CARE清洗睡袋,服務感受相當理想,提供一個參考選項

坊間洗衣店,睡袋清洗價格,大約落在500到1000元不等

TOTAL CARE 羽絨保養清潔:https://reurl.cc/ZZdEM3


Q4:睡袋表布需要補充防潑水劑嗎?

A:非必要


對多數山友來說,使用睡袋的場域,通常是山屋,或是常見的雙層登山帳棚裏,睡袋被嚴重打濕的機率不高

假設會睡在天幕、單層帳棚裏,睡袋邊角被打溼的機率較高,可以考慮補充防潑水劑

我自己也不是每回清洗睡袋,都會補充防潑水劑;如果你跟我一樣,較習慣使用噴式防潑水劑,建議可以在最後一兩次烘乾時,施作防潑水



Q5:擔心睡袋在帳棚裡被打濕,可以怎麼做?

A:反潮是登山過程中的常見現象,我們可以降低反潮狀況,但很難完全避免


反潮的成因是,帳棚內部帶有溼氣的暖空氣,接觸到較低溫的帳棚表布,導致冷凝形成水珠


幾種常見解決方案:

在帳棚上方,搭設一張天幕,降低帳棚內的反潮

維持通風,降低內外溫度差

將雨衣披在睡袋可能打濕處

搭配露宿袋

正確搭設拉撐帳棚,確保內外帳之間留有適當空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