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大霸
進入森林與溪谷深處,探究生命週而復始的智慧。
大霸尖山是泰雅族與賽夏族的聖山,是祖靈的居所,泰雅族人稱 papak waqa。
其中 papak 為耳朵的意思,因為形狀像耳朵所以也有「傾聽天意的山」之意。
從大霸尖山至雪山之間綿延的山峰稜線,登山界稱之為「雪霸線」或「聖稜線」。
而聖稜之名,源於日治時期編纂《臺灣登山史》的日本人沼井鐵太郎,他在1927年攀登大霸尖山,並在隔年發表〈關於攀登大霸尖山之考察與實行〉的文章中寫到:「…這神聖的稜線啊!誰能真正完成大霸尖山至雪山的縱走,戴上勝利的榮冠,敘說首次完成縱走的真與美…。」沼井鐵太郎由衷發出的讚嘆,不僅將這條稜脈定名,更是日後吸引許多愛山之人夢想親訪的路線之一。
【特色】
.從大霸尖山至雪山之間綿延的山峰稜線,登山界稱之為「雪霸線」或「聖稜線」
.台灣山林插畫家 沈恩民 En-Min Shen 繪製,用畫畫敘說臺灣山林的故事
.作品常見於臺灣山岳雜誌、千里步道協會、林業及自然保育署、國家公園文宣品及書籍插畫等
.靈感拾取自日常的自然觀察速寫,練習如何從留心身邊的事物到專注生活平衡
.掛布採用熱昇華技術印製,色彩溫潤、布質細緻,可燙可洗,耐久不褪色
【圖文】台灣山林插畫家 沈恩民 En-Min Shen
【設計】嶋語藝術創作
【材質】Polyester、Cotton(approx.10%)
【尺寸】48 x 68 cm(手工裁剪車縫,尺寸略有誤差±1cm)
【產地】臺灣
【注意事項】
.水溫40℃以下輕手洗,平放晾乾,低溫隔布燙
.不可乾洗、烘烤、浸泡、漂白


